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湖北:坚持“五个驱动” 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
最新动态
湖北:坚持“五个驱动” 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
2024-10-12
11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四化同步、一体推进”智能建造发展战略,坚持政策、科技、数字、产业、标准“五个驱动”,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建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促进建筑业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坚持政策驱动,构建智能建造发展大格局
围绕做大做强建筑业,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不断构建智能建造发展新格局。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2021年,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的智能建造发展路径;2023年,湖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稳发展促转型的若干措施》,对星级绿色建筑的商品房价格备案、绿色金融、资金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国有资金投资项目采用BIM+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智能施工管理等智能建造技术,为湖北省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2023年,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立省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专班,编制印发《湖北省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方案》《湖北省省级智能建造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周督办月调度”工作机制,统筹推进“5个方面、19项任务清单”试点任务落实落地。组建湖北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充分发挥63家行业企业和联盟及其智能生产、智慧工地、智能设备、BIM设计、产业互联网等5个工作委员会的资源优势和综合能力,为湖北省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科技驱动,积极突破底层核心新技术
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有力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攻关和智能建造装备研发。
一是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以华中科技大学为建设主体,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中心牵头编制湖北省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H-IFC);搭建基于国产华建DT-BIM数字主线引擎的湖北省BIM云平台,参与研发国内首款面向基础设施领域工程软件底座平台BIMBase2024,参与研制的“沪驰号”智能盾构机打破了直径10m以上盾构机月掘进世界纪录。以中南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湖北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平台开发方向和产品应用方向,开展“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PLM)应用及实施标准研究”等多项科技项目研究。
二是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攻关。以重点科技项目为抓手,组织相关技术优势企业进行攻关,增加智能建造技术储备。在参数化建模方面,自主研发轮廓排序方法,提升了参数化建模稳定性;在图形渲染引擎方面,开发了新型曲面自适应采样技术,提高了图形渲染的精度和速度;在单一数据源云协同方面,实现了云计算架构基础上的数据库协同;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模型数据应用方面,实现了设计阶段全过程三维可视、全数据同步共享、全流程在线闭环;在智能勘测技术方面,建立三维可视化场景,构件具有统一基准的地理数据库;在基坑降水方面,通过传感器、智能控制柜、水泵等设备,根据自研算法实现基坑地下水位的自感知、自适应。
三是大力发展智能建造装备。近年来,湖北省智能建造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建造设备等高端装备方面表现突出,聚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研发了钢筋折弯机器人、自动振捣及铝模传输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履带抹平机器人等10余种智能机器人;研发了装配式造楼机、高铁接触网、国内首台40m箱梁运架一体机“昆仑号”、智能振捣车等一系列智能工程装备。在应用成效方面,装配式造楼机和单塔多笼循环运行施工“循环电梯”,实现了数据驱动构件智能化吊装,解决了千米级建筑施工电梯垂直运输的难题;“昆仑号”智能运架一体机应用了物联网、北斗定位、移动互联网、视觉识别、大数据、激光面阵扫描等技术,具备对运行环境的自动感知、场景虚拟构建和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提升了落梁精准度,实现了隧道内自动驾驶及对施工过程的监控。
坚持数字驱动,推进BIM技术全流程应用取得新突破
围绕数据驱动生产,开展平台建设应用,为数字化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推动湖北省BIM云平台建设。湖北省统一搭建BIM云平台,依托“楚天云”部署BIM云数据中心和模型交付、模型质检、模型治理3大支撑系统。在充分兼容现有工程建设行政审批与监管服务系统、信息平台功能基础上,开发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审查系统、设计审查系统、招投标监管系统、智慧工地监管系统、竣工验收备案与数字化交付系统,通过BIM云平台的数据共享,助力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全流程数字化行政审查与监管,为行业企业提供全专业全周期BIM应用服务。
二是推动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研发。支持中建三局研发基于BIM全生命周期数据驱动的项目管理(DDE)平台。平台应用于武汉汉芯公馆项目,实现了数据贯通、数字孪生和数据驱动项目管理、工厂生产、智能装备。支持中南建筑设计院基于模型定义技术(MBD),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平台。平台全面应用于三个EPC项目,其中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是全国首例“一模到底,无图建造”的数字建造项目,成功实现了设计施工一体化;钟祥市科技馆建设项目,综合三维数字模型、工程量清单、造价数据库信息,实现了动态精准计量计价,动态跟踪项目量价变化和成本分布,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超支风险。
坚持产业驱动,抢占智能建造产业新高地
把握转型机遇期,围绕做大做强湖北省建筑产业的目标,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系统梳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优势、短板,针对性扬长补短,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加速发展。
一是打造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2024年5月,湖北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正式启动,供应链汇集智能装备、部品部件、绿色建材及服务支撑等品类。推进建筑全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已入驻908家企业,上线7661款产品与服务。
二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园。支持鄂州市政府与中建三局合作打造中建智能建造产业园,聚焦新材料、新装备、新型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13600㎡,招引企业9家,涵盖数字服务企业、智能装备企业、绿色建材企业等。
三是打造智能建造项目试点。2023年,在武汉、襄阳、宜昌三地遴选33家试点企业和53个试点项目,总结形成了一批可供推广的应用场景。试点项目在数字设计方面,实现了基于BIM的设计优化、工程算量、施工过程溯源管理及竣工档案数字化交付;在智能生产方面,实现了数据驱动产线协同生产;在智能施工方面,实现了根据实时数据建立的包括设备状态监控、施工质量与安全监测、工效动态评估在内的信息化安全控制体系;在智慧运维方面,应用BIM、GIS、IOT等技术,集成数万个传感设备,将楼宇、人、设备进行无缝连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结试点成果,于2024年6月发布了《湖北省智能建造典型成果清单(第一批)》。
坚持标准驱动,拓展标准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新路径
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专项应用为基本架构,搭建涵盖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节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标准体系。
一是基础共性标准方面。已发布《智能建造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程》《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通用技术规范》4项地方标准。其中,《智能建造评价标准》是国内首个工程类智能建造评价地方标准,明确了智能建造评价的基本规定、评价方法、组织与策划评价、建造过程评价、品质与价值评价等内容,为湖北省智能建造项目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是关键技术标准方面。已发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及安装技术规程》等9项地方标准。在编标准《建筑工程三维模型标注(MBD)技术规程》是国内首个三维标注标准,可为“一模到底、无图建造”提供底层基础,将填补建筑行业在MBD技术方面的空白。
三是专项应用标准方面。已发布《湖北省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标准化构件部品库》《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湖北省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导则》等10项地方标准。其中,《湖北省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标准化构件部品库》《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为实现“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生产、施工模式奠定了基础;《湖北省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导则》为破解标准化设计和个性化需求难题提供了设计依据。
下一步,湖北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落实“四化同步、一体推进”的智能建造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加快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
一是健全BIM技术全流程应用政策措施。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全流程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导武汉市完善BIM技术全流程应用法规制度体系。
二是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力量。细分智能建造产业领域,绘制智能建造产业图谱,布局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小科创企业与智能建造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持续开展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湖北智能建造企业标准向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转化,为湖北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END
文|摘录
来源|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免责声明
|
所载内容、图片如有来自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微信号:zgsx1994
官方网站:www.chinabca.com
电话:010-68573314
邮箱:zgsxgy@163.com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