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水泥“银十”价格上涨,政策落地有望支撑行业修复
最新动态
水泥“银十”价格上涨,政策落地有望支撑行业修复
2024-11-01
7
近两年呈现“需求持续下降、价格低位波动、行业持续亏损”状况的水泥行业,“金九银十”成色明显不足。今年这一情况有所改变。
近日,湖北、湖南等地部分水泥企业发布调价通知函,涨价幅度从每吨30元至50元不等。这是继9月底长三角地区水泥熟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全国多地跟调水泥价格。
市场人士分析,9月地产投资持续下探,基建到位资金不足,加之部分地区受台风和强降雨等影响较大,整体需求较低,“金九”市场预期落空。不过,随着地产政策落地发力,水泥在供给端错峰生产以及行业加强自律措施下,看到了价格上涨、企业盈利得到恢复的曙光。
供给管控 推动价格上涨
今年上半年,水泥需求大幅下滑,供需矛盾异常突出,一些水泥企业为争抢市场份额,恶性竞争加剧,水泥价格不断探底。对于水泥行业面临的困局,多个省市行业协会曾发出倡议书,呼吁加强行业自律,抵制“内卷式”竞争,期盼行业早日走出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国庆节前,低迷的水泥行业在“银十”迎来了久违的振奋信号。
据数字水泥网消息,9月27日起,长三角沿江地区熟料价格计划一次性大幅上涨100元/吨。9月29日,江苏南京、扬州、泰州、淮安及盐城地区水泥价格上调50—100元/吨。随后,安徽合肥、铜陵、池州、马鞍山、安庆等地区水泥企业公布高标号水泥价格上调100元/吨。
“沿江水泥熟料价格,可以说是全国水泥价格风向标。”有华东地区水泥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2021年高点时华东区域水泥均价在700元/吨左右,今年国庆提价前水泥均价已下跌至370元/吨左右,几乎接近腰斩,水泥企业盈利水平持续走弱。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长三角沿江地区水泥企业曾先后四次涨价,价格上调幅度从每吨30元至50元不等。上述行业人士表示,此前提价落地情况不是很理想,提价后价格难稳住。“此次提价幅度大,而且企业挺价的意愿非常坚决”。
记者注意到,为了确保提价最终落地,相比7月至8月月均停产10天的计划,江浙地区企业在9月27日至10月31日每条生产线停产12天,减产35%;安徽沿江日均减产不少于4.5万吨/天(约占沿江总产能17%)。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今年旺季,龙头企业采取了历史上旺季最强停产力度,积极助推涨价。
沿江水泥企业超预期的涨价幅度,后续或有望推动全国新一轮复价。记者注意到,10月以来,湖北、湖南、广东等多地上调水泥价格。
10月11日起,粤西及珠三角地区一些主要厂家再次通知上调散装水泥价格20—30元/吨。记者在湖北宜昌市一家水泥企业最近发布的调价函中看到,为顺应市场行情变化,保证企业正常运转,自2024年10月20日起,对各品种包散装水泥价格上调50元/吨。湖南常德一家水泥企业在调价函中解释称,由于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水泥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自2024年10月18日起上调各品种水泥价格30元/吨。
政策加持 需求端变化可期
今年上半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下行,水泥行业供需矛盾持续加剧。一季度水泥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恶化,价格跌至谷底,尽管二季度各地积极减产涨价,盈利环比修复,但上半年行业仍亏损运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8月,我国水泥产量为11.59亿吨,同比下降10.70%,主要由于受到下游地产行业的影响,需求呈现疲软态势。
据数据,10月12日至10月18日,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73.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2%,环比大幅提升93.74%。
10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3年调整的房地产市场已开始筑底。住建部将通过货币化安置,再增加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到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随着一系列地产组合拳的落地,市场上对于需求端能得到支撑持相对乐观的观点。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地产链条上相关建材基本面有望逐步完成筑底。在财政刺激预期升温背景下,四季度基建投资有望持续提速,对需求端形成进一步支撑。
多家上市公司也对政策的提振作用进行了回应。塔牌集团最近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近期中央持续稳地产,支持地方政府化债,预计对基建和房地产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公司将抓住销售旺季的机遇,密切关注需求复苏情况和市场竞争态势,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出海降碳双轮驱动
需求下降、价格走低,直接导致水泥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从部分水泥上市公司已经公布的三季报来看,亏损或利润下滑情况仍在持续。
全国最大的水泥企业海螺水泥,其产品销量在2020年达历史峰值后就一直下降。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为225.85亿元,同比下降32.89%;净利润为18.73亿元,同比下降15.13%。前三季度营收为681.5亿元,同比下降31.27%;净利润为51.98亿元,同比下降40.05%。
其他水泥企业的三季报也不容乐观,山水水泥前三季度收入降22.4%,并产生了1.18亿元归属股东净亏损;天山股份在前三季则止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超37亿元。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积极“出海”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与此同时,面对即将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多家公司制定了清晰的绿色低碳目标,围绕“碳减排”加码布局。
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产业集团冀东水泥,今年首次涉足海外市场。4月27日,冀东水泥就收购中非冀东建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事项发布公告,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冀东水泥的全资子公司。
中非建材所属曼巴水泥及南非大陆水泥分别为水泥生产制造公司、石灰石供应公司。有行业内人士分析,南非水泥人均年消费量约为210公斤/人,低于全球平均580公斤/人的水平。南非水泥年销售量约1300万吨至1400万吨,且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南非现有带窑水泥企业的水泥年产能为1120万吨。“这对于进入深度调整期的水泥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市场。”该业内人士表示。
从已经布局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因海外市场的供需关系显著好于国内,所以毛利率更高。最早布局海外水泥市场的华新水泥,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9%,得益于海外水泥并购产能增量持续释放,对冲国内水泥销量下行的压力。
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华新水泥实现海外营收36.97亿元(其中海外水泥业务营收占96.78%),同比增长55.46%,实现净利润5.03亿元(占公司全部净利润49.19%),海外产品净利率达13.60%。海外水泥销量759.76万吨,同比增长47.0%;营收35.78亿元,同比增长55.41%。
上海证券测算,上半年华新水泥海外水泥售价约470.94元/吨,高于国内水泥244.46元/吨的平均售价。莫桑比克、马拉维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公司海外水泥熟料产能将达到1845万吨/年,水泥粉磨能力将达到2520万吨/年。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发展步入瓶颈期时,出海这种模式有助于企业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国际化布局正逢其时。而水泥行业转型发展的另一机遇即是实现“双碳”目标。
9月,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分两个阶段将水泥行业纳入碳市场。
湖北水泥行业相关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对水泥企业在生产运营、数据管控、交易成本、节能减碳投资等方面都将带来重大影响。随着碳配额从基本满足到从紧降低,将有效促进减产,进而影响竞争力和供需格局。大型生产企业有更强的财务实力和执行能力来管理成本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投资的增长,小型生产企业可能最终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引发另一轮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
记者注意到,华新水泥在4月底完成了全国碳市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碳资产回购交易,交易规模达1亿元,融资资金将投向降碳技术改造和生产系统升级。碳减排目标方面,海螺水泥计划202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熟料工序)强度较2020年降低6%。
END
文|摘录
来源|
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
|
所载内容、图片如有来自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微信号:zgsx1994
官方网站:www.chinabca.com
电话:010-68573314
邮箱:zgsxgy@163.com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